新闻中心
News
分类>>KK体育登陆入口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KK体育登陆入口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海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和《海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促进海口市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建设健康海口,助力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习总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三大机遇,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社会体育组织、赛事活动和“体育+”多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统筹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健康海口建设,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
(二)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全市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不少于 94%,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高于 5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不少于 39%,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 2.16 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6 平方米,带动体育产业发展规模稳步增长。打造全民健身发展示范城市。
(一)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扩容提质均衡布局全民健身设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健身环境。加快五源河文体中心二期工程体育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健身需求。
2025 年,全市新建体育公园(智慧化)1 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 个。加大社会足球场供给,鼓励我市多方力量建设小型、多样的足球运动场地。
充分利用城市观光带、公园、广场商圈,投放全民健身路径,大力发展城市休闲体育。根据少年儿童、年轻人、老年人不同的生理特点,因地制宜在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体育场地,盘活城市的“金角银边”。全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的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 0.1 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 0.3 平方米”标准配建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审批、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
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构建社区“15 分钟健身圈”。扩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在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向规模较大、人口较多、旅游条件较为完善的自然村延伸,促进城乡体育设施均等化。
(二)提高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支持公共体育场馆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营。规范公共体育场馆委托运营模式,强化公共体育场馆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的功能,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预约制度,提升全民健身设施开放利用率。加强场馆设施和健身器材的维护管理,保障场馆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列支设施管理维护专项经费,建立健身器材电子档案。落实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稳妥推动全市有条件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三)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持续办好传统品牌体育赛事。继续举办海口马拉松、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季、亲水运动季等品牌体育赛事活动,提升影响力。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继续举办海口市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等本土赛事,鼓励承办单位发挥其整合和配置市场资源的优势,把传统赛事办出品牌效应,覆盖更广的人群。培育健身操、电竞等本土 IP 赛事。用好西海岸贯通更新工程和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举办沙滩运动、水上运动、骑行徒步等群众赛事活动。
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大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推动体育进校园,夯实学校体育基础,推动落实学生“阳光锻炼一小时”和中小学游泳普及教育,开发新颖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
积极推动户外运动课堂,利用假期推出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丰富青少年假期活动内容。全市每年开展群众赛事活动不低于 70 场次。
(四)打造水上运动新高地。统筹海口西海岸和东海岸资源,丰富水上运动产品,完善水上运动综合保障与服务,支持水上运动俱乐部、协会等发展,做好水上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划。在西海岸建设休闲体育驿站,打造水上运动装备专业街,提供售卖、租赁和存储水上运动装备、器材一条龙服务。做好驿站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举办水上运动赛事,促进海口群众性水上运动的开展,提升海口水上运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东海岸建设渔人码头、小型游艇港及海上娱乐运动设施,开展渔家体验、游艇观光、海上摩托、海上拖伞等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改造和新建海口市中小学生游泳训练基地和水上运动培训基地。
(五)提高群众对全民健身的参与度。鼓励支持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举办职工赛事活动,普及工间操、广播操。支持乡镇结合传统节日庆典开办民间、民俗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农动会,将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双减”政策,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举办老年人喜爱的太极拳(剑)、健身气功、广场舞、门球等赛事活动。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依托“云健身”热潮,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鼓励网红线上引导健身,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局面,满足上班族、农民、青少年、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差异性健身需求。
(六)发挥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全民健身作用。调动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构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健身组织网络。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承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项目、社会公益活动,为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提供体育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单项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在周末及节假日走进商圈,为市民游客提供专业性、科学性的健身指导和参与体验。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各类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等级评估,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重点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示范效应明显的体育社会组织。
(七)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质量。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提高达标测验的覆盖率,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常态化。开展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科学健身指导,推动“送体育下基层”活动走进社区、镇村、学校、企业,普及健康理念、健身方法、运动技能,提高城乡居民科学健身素养。探索构建市、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及镇(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组织体系,以海口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为平台,为各区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支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持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 100 人次,重视沙滩、水上、航空等户外运动,以及飞盘、滑板、橄榄球等新兴运动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积极推动体育明星、在海口冬训的国家队运动员进校园、进社区。
鼓励退役运动员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促进专业化指导,提高上岗率和服务水平。面向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学生和社会人士招募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推出具有海口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
(八)推进全民健身事业融合发展促进体旅融合。打造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区,积极推动兼具全民健身和体育旅游属性的赛事活动开展,提升赛事的品牌影响力。支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大型商场、产业园区等广泛引入体育运动项目,推动全民健身与旅游、消费相结合,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体育组织与旅游组织加强合作,在全民健身活动赛事开展期间,推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体育+”来拓展全民健身发展的新空间,开发具有海口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
深化体教融合。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早操、体育大课间和课后体育活动制度,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改善体育教学设施条件。实施“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设,持续开展青少年人人会游泳计划,帮助学生掌握 1 至 3 项体育运动技能。
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鼓励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提供专业体育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打造具有知名度的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品牌以及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推动体卫融合。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依托医疗机构和国民体育检测中心等建设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并向基层覆盖延伸,支持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加强对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运动促进健康、运动伤病预防、体质健康指导。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运动康复中心、运动医学中心等体卫康融合实体机构。
(九)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加强体育场馆在场地使用、预定支付、物品寄存、客流监测、安全预警等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体育场馆运营效率。在五源河文体中心二期工程体育馆建设中,融入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售验票系统、标准时钟系统、信息查询及发布系统、高清电视转播布线系统等智慧化功能。培育在线健身、体育直播平台等体育新业态KK体育,挖掘和释放民间体育赛事产能。
(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海口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水上运动、沙滩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产业;依托海口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观澜湖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和中国排球协会海南沙滩排球训练基地,大力培育冬训、青训产业,辐射带动大众化体育培训行业发展;发挥省会城市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优势,吸引国内外体育企业或分支机构落户,扶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利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政策支持,鼓励帆船帆板装备、纪念模型等体育制造业在海口落户发展,引进帆船帆板运动销售和服务等衍生行业,带动帆船帆板全产业发展,打响海口帆船城市的名片。
(十一)积极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加大全民健身宣传推广力度,大力宣传《体育法》,普及全民健身文化,讲好海口的体育故事,展示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的形象。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全民健身交流。组织开展武术大会、帆船帆板主题开放日等体育文化活动。推出体育主题音乐、摄影等文化产品。强化全民健身激励,开展健身达人、健身模范单位等全民健身先进个人和单位评选活动,树立全民健身榜样。
(十二)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加强健身设施安全运行监管,在公共体育场馆推行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严格全民健身赛事安全标准,强化安全监管责任,落实赛事举办方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和动态调整机制,统筹赛事活动举办。
(十三)提高全民健身治理水平。依照有关规定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全民健身宏观管理,抓好全民健身政策落实。
以标准化规范和引领全民健身工作,研究制定符合海口实际的全民健身细分领域相关标准及规范性文件。完善“建、管、运、育”机制,依照有关规定将全民健身列入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工作清单,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重心下沉,助推“党建+服务+治理”不断深入。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成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领导小组,建立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挥各级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指导海口各辖区做好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规划、用地选址、报建、资金申报等工作,落实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跟踪审计制度,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二)强化经费保障。市、区旅文部门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财政部门予以保障,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全民健身投入,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运营、公益健身服务、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三)壮大人才队伍。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群众体育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组织管理、赛事运营、健身指导、宣传推广等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积极推进指导群众健身的教练员职称评定工作。
(四)强化监督评估。将全民健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指标体系,建立督查督导工作机制,加强对全民健身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督指导。在 2025 年对《海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2025)》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体育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