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南宁市加快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南宁市加快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南宁市体育局围绕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以服务发展、民生为主线,以完善体育设施、助力健康南宁建设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丰富全民健身设施供给,优化市民健身体验,全力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化解当前我市体育设施供需矛盾,我市将全民健身项目融入各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健康发展规划以及发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教育、农业农村、市政园林、卫生健康、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发展规划,构建融合工作发展规划体系。
此外,我市还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南宁市城市绿地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工作方案》、南宁市公园城市绿地建设项目等,在邕江两岸和内河改造、城市公园升级改造、城市广场和道路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合理设置体育健身、休闲运动场所,拓展城市公共区域的健身休闲功能,扩大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市体育局、市自然资源局联合编制《南宁市辖区城乡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将体育场(市、城区两级)、体育馆(市、城区两级)、全民健身中心(市、城区、社区)、体育公园(市、城区、社区)、体育综合体(城区级)、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城区级)、体育学校(城区级),以及各类足球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项目、民族特色体育设施、小微体育设施等,按照相应规模纳入规划。
我市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和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提升工程等,合理配置各级各类体育设施,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健康南宁建设。
2020年,市体育局承担的市本级为民办实事健康惠民工程服务群众健身项目,主要向各县区、开发区公园、街道、社区、街头绿地、行政村等便于市民群众健身的公共场所倾斜,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城镇边角地、未利用地、公园绿地等地块“插播”体育设施。同时,通过推动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试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与社会力量合作设立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多项举措,有效扩大群众健身场地供给。截至2020年底KK体育官方app下载,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937平方米。
在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市体育局除安排建设传统的一代室外健身路径器材外,还新增建设二代智能室外健身路径器材。二代智能室外健身路径器材是一代室外健身路径器材的迭代升级,具有运动数据显示、运动数据采集、节能环保等特点。智能健身路径器材的全新功能,让使用者在运动的同时可以查看运动数据,了解运动时间、速度、热量消耗等信息。此外,器材还设有语音播报功能,配有运动背景音乐,能够进行运动成绩播报以及运动安全提醒。智能健身路径器材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除为显示屏及后台数据统计提供用电保障外,还能为使用者在夜间锻炼提供照明,节能环保。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升级全民健身设施,逐步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着力建设为民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为破解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记者 韦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