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青听健康|发现纵幅肿瘤不用慌
青听健康|发现纵幅肿瘤不用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青浦市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青浦区融媒体中心与青浦区卫健委联合打造一档面向广大青浦市民的卫生健康方面的访谈类节目——青听健康。以访谈问答解疑的形式向青浦市民普及一些健康小知识、常见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等知识。通过专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病例KK体育登陆入口,进行详细解读,让市民关心的健康知识,在这档节目中得到解答。本期健康嘉宾:夏宏伟。
纵膈实际上是一间隙,前为胸骨,后为胸椎,两侧为纵膈胸膜,上连颈部,下止于膈肌。一般将纵膈分为上下纵膈及前、中、后三部分。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胸腺瘤、纵膈囊肿、淋巴来源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胸腺瘤。胸腺肿瘤是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国内报道的发病率约3.93/100万。目前认为所有胸腺肿瘤均具有恶性潜能,即使A型胸腺瘤也可存在远处转移,而早期胸腺瘤完全切除后亦可能出现复发。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彻底切除是目前公认的三大预后相关因素,临床诊疗策略的制订须以此为基础[1]。另一方面,胸腺肿瘤是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或复发后仍有可能长期生存,极难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研究以获得高质量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因此胸腺肿瘤的诊治尚存在诸多争议,诊疗模式长期停滞于经验层面,现行NCCN指南也是以专家意见为基础。
对于发现纵隔占位的患者,建议首先采用血液肿瘤学指标除外恶性淋巴瘤和生殖源性肿瘤,此类肿瘤的治疗应以化疗和放疗为主,手术仅作为辅助治疗;近年的研究表明CT结合增强核磁共振十分有助于对纵隔占位进行鉴别诊断,尤其是对CT表现囊性占位者能够有效鉴别无需治疗的单纯囊肿和适合手术治疗的囊性胸腺瘤。
随着肺癌CT筛查的普及,纵隔小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在首次发现性质难以判断为恶性的前纵隔小结节建议采取随访策略以避免错误治疗及过度治疗,3~6个月复查CT或MRI无变化者可每1~2年随访;如考虑为胸腺肿瘤,或随访过程中明显增大的患者建议手术切除。
经典的胸腺肿瘤手术径路是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全胸腺切除术,胸骨劈开后前纵隔暴露良好,对于无外侵的早期肿瘤切除胸腺在外科技术上并不增加困难,可以保证手术切除的根治性,而且胸腺对于成年人已经基本丧失了免疫功能,切除胸腺理论上不会造成患者的功能损失。随着微创胸腺手术的开展,全胸腺切除的观点开始受到挑战,目前的胸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大多经一侧胸腔入路,与开放手术的前外侧或后外侧开胸入路相似,此种入路对于暴露胸腺上极和对侧胸腺有一定困难,虽然在腔镜视野和器械的帮助下可以达到和正中切口相似的切除范围,但同样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和无名静脉意外损伤造成出血和中转的风险。
事实上ChART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更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在ChART数据库1 047例Masasoka-Koga Ⅰ~Ⅱ期胸腺肿瘤中有近1/4的患者接受了部分胸腺切除,胸骨正中切口多为全胸腺切除,但腔镜等微创手术全胸腺与部分胸腺的比例相当。对随访结果的多因素分析表明,两种切除范围10年总体生存率相同(90.9%对89.4%),然而进一步的分层分析显示对于Masaoka-Koga Ⅰ期肿瘤两种术式的复发率没有统计学差异(3.2%对1.4%),但是在Masaoka-Koga Ⅱ期患者中胸腺部分切除后的复发率显著高于全胸腺切除(14.5%对2.9%, P=0.001)[。
鉴于Masaoka-Koga Ⅰ期(包膜完整)和Ⅱ期肿瘤(显微镜下包膜浸润或纵隔脂肪局部侵犯)无论术前影像学检查还是术中肉眼观察均无法区别,加之胸腺肿瘤存在多原发或多病灶的可能性,因此无论开放还是微创手术均应遵循外科学解剖切除和肿瘤学根治性切除的原则,推荐行全胸腺切除以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